《什么不会杀死你》与《什么不会杀死你 电影》两部作品探讨生存与死亡的主题。前者聚焦于个人成长与内心挣扎,后者则将视角扩展至社会与历史背景,以电影艺术形式呈现生命意义。两部电影都以独特视角审视生死,引发观众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那些让你望而却步的工作:夜场经历与加油站体验
夜场工作,一次经历,永不再来。
收入丰厚、来钱迅速、看似无难度,唯一的门槛可能就是长相和身材,这样看似完美的工作,我经历了一次,便再也无法忍受。
请不要误会,这并非如你所想的那样。
几年前,我曾在本市一家知名的夜店担任营销经理,初入行时,我放不开,称呼不上那些比我父亲年龄还要大的客人,幸运的是,我天资聪慧,学习能力出众,短短一周时间,我便能自如地与客人交流,毫不扭捏。
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年轻的富二代,20岁出头,每周至少光顾四次,驾驶着三辆豪华跑车:兰博基尼Aventador、迈凯伦720S、阿斯顿·马丁DBS,他出手阔绰,身边美女如云。
在奶粉销售这个岗位上,我工作了六年多,那种恶心感达到了极致,我被分配到母婴店或商超,作为驻店人员,销售某个大品牌的奶粉,店里每个品牌都有专人促销,每天明争暗斗,公司给的任务很重,每月必须完成销售目标,但如果你超出了百分之十五,反而会被扣工资,每天要上报新顾客的数量,如果没有开发新顾客,还要给出理由,每天与顾客沟通,截图发到群里,店里也有任务,必须卖够一定数量的货物,不够就罚款,如果销量不好,店长会让你拿着小礼品出去发传单,我佩服自己能坚持那么久,那段时间经常头疼,去年才辞去了销售工作,转行,虽然待遇不如之前,但工作轻松,假期多,人生短暂,何必让自己如此辛苦。
加油站的加油员,在我看来,简直不是女性能胜任的工作,试工一天,便决定终身不再从事。
之前,因为亲戚介绍,我不好意思拒绝,所以去了,站长让我试工一天,早上7:30就到了,8:00开晨会,半小时后开始正式试工,从7:30一直站在油箱前,直到中午12:00,吃饭二十分钟,上了个厕所,12:30继续站在油箱前,这时我已经学会了加油的操作和一些话术,可以独立操作,虽然难度不大,但车多的时候要盯着,现在大部分都是通过加油站的便利店微信、支付宝付款,司机加完油就去付款,全凭自觉,你还要继续为下一辆车加油,不可能一直盯着上一辆车的司机是否付款。
我问了同事,同事说几乎每个加油员都会经历跑单,司机加完油不付钱就跑了,需要从工资里扣除,小单子一两百,大单子大几百,都需要自己补。
从12:30一直忙到下午4:00,实在体力不支,同事让我回去休息几分钟,说我是实习的,不要紧的,如果是正式员工,就不可以进去休息,要一直站到下班,那天差点晕倒,腰都直不起来了,站长看我进去休息了,也跟进来了,委婉地说这工作不适合我,让我干个轻松一点的工作。
回来后,我直接躺床上,睡到第二天,晚饭也没吃。
不过福利是真的好,三线城市做护士的工资是2000多元,加油员扣除五险一金后到手是3000-5000元,加上五险一金和各种补贴,一个月七八千,但是这份工作一般人拿不下来。
同事说,凡是来的女孩子,大部分都是干一两个月就跑了,只有一个大姐干了三年,是从广州那边的工厂回来的,体力和男人有一拼,男的体力够用,不愿意干,觉得没什么前途;大多数是过渡,女的愿意干,又拿不下来,所以流动性特别大,每个月都要招人。
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工作是从早站到晚的。
2017年,我在一家小型超市找到了一份工作,工资第一个月2800元试用期,第二个月3200元,当时是一个班长招的我,什么都谈好了,第二天上班,上班时间是10个半小时。
我第一天就提前半小时到班上,一个班6个人,每个人分工有序,班长安排我上货,我以前在超市做过,所以就直接开干,货很多,忙得焦头烂额,中午半小时吃饭时间到了,终于能休息了,下班回家直接躺床上,第二天,超市里搞活动,只要是支付宝支付,就打五折,顾客爆满,不停地补货!一个班累得散架了,第三天,活动继续,又累了一天!终于第四天活动结束了,正常营业了,轻松多了,晚上,快要下班了,我正在拖地!这时,班长叫我去她办公室,我到时,她拿了150元给我,叫我明天不用上班了,我当时整个人都蒙了,我干得好好的,为什么不要我?她说我不适合这份工作,我才明白过来,我这是被人廉价使用了这几天。
当时,我不同意这150元钱,可是这个班长,马上就翻脸了,说就这150块钱,多了没有,我不要就拉倒,那副嘴脸我至今也忘不了!她一边说,一边赶我走,我就赖在超市里,打电话给我老公,说明情况,让他来接我,大概十分钟,我老公就开车过来了,这个班长一看到我老公,就立马换了一副嘴脸,很客气地说,我没别的意思,只是你家太太不适合这份工作!我老公说,你别的都别瞎扯,把工资一分不少的给我们就行了,顺便把你们店长叫来,问一问,这150块钱是怎么算的!这个班长说,店长现在不在超市里,我老公说,你不会打电话吗?只见班长马上给店长打了电话,说店长说再加50元,给我200元工资,我老公说不对吧,工资2800元一个月,干了四天,还不算中间两天加班,怎么算也不是200元吧!我老公说,你们这超市这样做事情也太不地道了,白白用人,竟然还搞出这么多花样!我们现在加班费也不要了,你就把这四天工资一分不少的给我们就行了!如果不会算,就找计算机算!加减乘除都不会,你还干什么班长?这时,这个班长又打了一个电话给店长,然后把我工资一分不少的给了我们。
以后,我知道找工作,再也不找这种小超市了。
人类的智慧与攻击性:同类相残的根源
动物也会攻击同类,当其他同类侵犯自己的领地时,它们也会打得你死我活,人也是如此,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就会攻击同类,有时是为了防止被侵害而提前攻击别人,有时是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而主动攻击别人,这与智慧的高低无关。
面对孩子的安全威胁:法律与情感的抉择
作为家长,看到有人抢自己的孩子,肯定会非常气愤,甚至有一种想打死他的冲动,但在愤怒之余,还是要冷静,一失足成千古恨,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别人抢你的孩子固然不对,但你要是打死他,是要负法律责任的,现在是法制社会,一切由法律说了算,为了既保护你的孩子不被抢走,又不触犯法律,你可以现场大声呼喊,向众人发出求救信号,这样罪犯由于心虚害怕可能会放弃抢夺,然后你可以立即报警,虽然这样不一定是很有把握非常正确的做法,但总比孩子保住了自己却进去了要强。
“打死他,第一反应,对,打死他”,这是大多数人会有的第一反应,我也不例外,是要看情况的,但凡有点理智、有点法律意识的人,除了在施行正当防卫过程中不慎将其打死外,是不会鲁莽到将自己送进监狱的。
病毒与人类的共存:智慧与命运的较量
病毒是寄生性生物,离开宿主细胞就不能繁殖,在体外只能短期保持感染力,所以病毒变异进化的方向是与宿主共存而不是杀死宿主,病毒杀死的部分人,是因为病毒变异发生新的感染致病蛋白质,因人缺乏抗体,体质虚弱的及儿童老人容易被新型病毒致病而死,身体强壮并适当用药减轻症状的人加上自身抗体抑制或杀死病毒则可以存活,人类生物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测定病毒基因研发抗病毒疫苗的步伐,有估计大约三个月就能试制出针对新病毒的疫苗,病毒永远不能杀灭全人类,被病毒害死的病人一旦身亡,其身体内病毒也将共同灭亡,活着的人带有的病毒致病性则趋向温和减弱。
我认为,并非病毒要人类死亡,而是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了解和掌握它,不是所有的病毒都对人类有害,当人类彻底认识、掌控了它时,是可以服务于人类的,我们注射